人前金砖受捧,人后金砖技艺难传承
7月9日,为期4天,共21个专场,2012西泠春拍落幕,总成交率88%,总成交额7.7亿元。继“中国首届庭园艺术·石雕专场”、“中国首届紫砂盆专场”之后,西泠拍卖创新推出“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成交率100%,成交额958.9万,其中一对明永乐时期的金砖以80.5万元成交,成为当日全场标王。人前,金砖以其独有的优势获得全场艳羡。然而,人后,御窑金砖技艺竟遭遇传承尴尬。
瓷库中国讯7月9日,为期4天,共21个专场,2012西泠春拍落幕,总成交率88%,总成交额7.7亿元。继中国首届庭园艺术石雕专场、中国首届紫砂盆专场之后,西泠拍卖创新推出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成交率100%,成交额958.9万,其中一对明永乐时期的金砖以80.5万元成交,成为当日全场标王。人前,金砖以其独有的优势获得全场艳羡。然而,人后,御窑金砖技艺竟遭遇传承尴尬。
苏州相城的御窑金砖曾是古代皇宫的建筑材料,其烧制已有600年历史,拥有一两*金一块砖的美誉。御窑金砖供不应求,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年轻人对这门老工艺品技艺的继承和发展。御窑社区的办公室主任张雅芬无奈地说,窑厂普通工人的年薪目前只有3万左右,很难吸引人从事这项工作。
图:明朝御窑金砖
御窑金砖第六代传人、御窑砖瓦厂厂长金瑾说,现在窑厂的熟练师傅年龄基本都在65岁以上,所收徒弟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当地年轻人不愿意承担此项工作,家族式的传承方式限制了传承人的选择范围,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年轻人大多选择读书,这更压缩了传承人的选择空间。
瓷库中国专家沈教授介绍,御窑金砖烧制工作强度大、生产周期长,从采泥到出窑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进窑起砖需忍受60℃的高温,一块7272cm的金砖重达160斤,需两人合力方可顺利起出,老师傅起一次砖全身都会被窑灰染黑,汗如雨下,确实非常辛苦。
据介绍,苏州相城区以古韵今风,文化传承为设计主题筹建的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预计年内开工,馆内将设立互动区,让游客在窑工指导下自己烧制金砖,从而对御窑金砖文化和制作技艺增加了解。金砖的传人金梅泉先生和金瑾女士在努力培养年轻徒弟的同时仍不无忧虑:我们现在培养了十几个年轻徒弟,但烧窑全凭经验,要想培养出来至少要10年,培养周期很长。
金砖,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因其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也有人认为金砖是由苏州所造,送往京城的,所以是京砖,后来演变成了金砖。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明朝的时候,一块金砖价值一两*金,所以叫做金砖。金砖是一种两尺见方的大砖。从故宫初建时起,这种由特殊工艺制成的金砖一直都是紫禁城的专用品。在故宫的重要宫殿中都铺设有这样的砖。晚清以来它逐渐流入民间,文人用来练习书法,或叠成一个茶几,在上面下棋饮茶,品赏书画。寻常百姓则凭借生活智慧,给它赋予更多的用途:放在桌子上,夏天为蔬果降温;学童在金砖上临帖;妇人在金砖上晒酱瓜、雪里红(:杨莉)
【】
宋金砖雕
百年传承,风雨路氏皮影戏
紫砂艺术应务实于传承创新
越窑青瓷,烙上胎记以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