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临沂市兰山区开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新路径
TUhjnbcbe - 2025/3/30 17:46:00
近年来,兰山区校外培训机构蓬勃发展,已成为全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其运营不规范、治理不到位等问题,该区积极探索到一条“靠前服务、合力推进、法律护航、敢为人先”的治理路径。一是靠前服务,打造兰山教育服务品牌首先,问需于民,为民解困。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校外培训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校外培训机构生存困难。为进一步摸清校外培训机的困难,进行精准服务,在3月19日组织召开了校外培训市场消费与运行座谈会,把校外培训机构的困难拉出清单,汇总报告给相关职能部门,校外培训机构的部分困难很快得到回应和解决。其次,主动服务,化解积弊。针对大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因历史的、体制的原因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兰山区积极对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协调其建立白名单校外培训机构办证绿色通道;组织召开了兰山区校外培训机构业务辅导大会,安排专家手把手的指导校外培训机构办理办学许可证相关事项和流程;组织专班动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主动对接区消防大队等部门,摆事实、讲道理,寻求支持,现已形成良好的互动和配合的机制。再次,利用专长,化解痛点。兰山区教体局职成科工单中一半以上是收退费纠纷,这类民事纠纷往往因为双方没有依法签订合同而各说各话,难以处理,成为人民群众和广大校外培训机的一大痛点、堵点。为解决这一痛点、堵点,兰山区利用和政策法规科合署办公的有利条件,在充分听取校外培训机构代表和法律专业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第一份县区级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引导培训双方合理确定各自权利义务,把纠纷化解于未然。再次,勇于担责,大胆创新。兰山区在全市率先提出“承诺核验”的工作法,即正在办理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承诺用一年的期限办出办学许科证的,也将其纳入本次校外培训机构复课条件核验范围,这一经验做法被临沂市教育局充分认可并推荐到其他县区。二是创新工作,形成疫情防控强大合力首先,签承诺,造声势。个别校外培训机构为一己私利,擅自开展线下培训,给该区疫情防控造成较大压力。兰山区组织召开了全区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推进会暨承诺书签订仪式,召集各镇街文教办、校外培训机构代表开会,压实镇街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校外培训机构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解决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积极落实大宣传工作要求,邀请临沂市电视台现场采访报道,将会议要求传播到全市各个角落,强化政策的渗透性。积极回应临沂日报等媒体采访要求,扩大宣传面。其次,建机制,搞联控。兰山区充分利用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领导小组机制,抓住维稳工作和创城工作契机,协调镇街组织专班进行巡查,夯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实行零报告、日报告,违法线索秘密报告制度,做到镇街吹哨,教育报到,形式区镇两级良性互动,强化了社会面管控,效果明显。三是敢为人先,在全市率先开展教育行政执法首先,精心打磨铸利器。教育行政部门有法定的执法权责,但是执法这把“尚方宝剑”怎么用是摆在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个难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历史可以借鉴、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没有执法队伍、执法风险高,面对这些困难,兰山区深入研究相关法规,向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单位取经,创造性探索制定教育行政执法程序,精心设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摸索制定行政执法文书编号规则等前无古人的工作,使教育行政执法从纸面走向现实成为可能。其次,打响行政处罚第一枪。4月份的某一天,接群众举报有人搞中小学生文化课线下培训,经过侦查确认后,经历了立案审批、现场检查、调查、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听证会告知、案件集体讨论等一系列执法程序,最终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这一行政处罚决定至少是临沂市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教育行政处罚决定。(李正华张浩)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沂市兰山区开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新路径